2023知识产权天府行活动硕果累累——
金秋时节,五谷丰登。知识产权领域同样收获了累累硕果。在近日举办的2023知识产权天府行活动中,13个知识产权运营项目现场签约,签约总金额2.3亿元。
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表示,经过6年耕耘,知识产权天府行活动搭建了集知识产权技术对接、人才交流、创业孵化、产学研合作等功能于一体的多元平台,已成为知识产权领域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特色品牌。希望全省知识产权系统以此为契机,锚定“全面建成特色突出、全国一流的知识产权强省”重要目标,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创新、服务供给和资源运用,不断完善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机制,为四川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运用转化高效 创意走向市场
近3年专利实施项目3.8万项,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00亿元,专利交易活跃度位居西部省份第一……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在全国率先开展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推动深化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制度改革,加快创新成果的产权化、产业化、商业化、资本化和证券化。
2023知识产权天府行活动期间,2022年度四川省高校院所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典型案例发布。获评的9个案例来自四川省8个高校院所,市场化运营总金额达4.95亿元。记者了解到,2022年,四川省49家高校院所知识产权运营总金额达31亿元,并探索形成多种市场化运营模式。
其中,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的4个发明专利组合项目的知识产权运营金额达8887万元,项目开辟了钛精矿高附加值利用新途径,经济效益可达每年2亿元。四川大学“溶剂萃取法精制工业磷酸成套技术许可项目”运用专利组合运营模式,其知识产权运营金额达3000万元,9次许可交易金额总计达1.59亿元,是校企合作实现高校基础研究产业化应用的示范。
“典型案例充分显示四川高校院所在化工、材料、医药、电子等领域拥有的研发能力和运营转化实力。可以看出,四川知识产权市场化运营工作正在加速推进。”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副主任高晓宇表示。
会上,四川省知识产权赋能科创型企业 IPO加速孵化平台(下称 IPO加速孵化平台)正式揭牌发布,9家指定服务机构代表和6家优质企业代表获得授牌。
IPO加速孵化平台负责人胡晓介绍,平台以知识产权为抓手、推动企业上市为目标,由四川省知识产权服务促进中心指导、四川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截至目前,平台已顺利开展知识产权金融服务活动6场,累计服务企业300余家。通过平台的孵化和助力,已有7家企业递交了上市材料。
“平台通过整合知识产权服务、金融服务、法律咨询等资源为企业提供全面支持,有助于夯实企业创新实力,提高其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作为平台指定服务机构之一,华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小微企业服务组总经理刘成表示。
守护地道风味 叫响川货川品
拥有地理标志“金名片”是叫响“川字号”中药材品牌、提升产品附加值的重要法宝。四川省获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中药材有62个。近年来,四川各地做大做强药材品牌,加强产业布局,带动区域特色经济发展。
活动现场,“2022四川十大地理标志道地药材”评选结果揭晓,年产值高达40亿元的涪城麦冬、种植历史长达1400余年的内江天冬,以及巴州川明参、盐边桑椹、南江金银花、达县乌梅、中江丹参、雅连、刀党、都江堰厚朴等地理标志产品入选。
“达县乌梅具备从前端育种到后端深加工的完整链条,当地建有乌梅良种繁育中心,培育省、市级精深加工龙头企业3家,开发乌梅酒、乌梅果脯等系列产品50余个,实现了一二三全产业链发展。”达州市达川区中医产业发展中心主任戴玉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入选“2022四川十大地理标志道地药材”有利于进一步将“产品”变成“商品”,促进乌梅品质提升、规模扩大、产业化发展,壮大品牌优势。
好物“抱团”“走出去”是四川叫响地理标志品牌的又一法宝。活动期间,“天府地标”集体商标启用,标志着四川地理标志产品拥有了省级公共品牌。首批10家企业获批用标,涉及食品企业、生物科技公司、专业合作社等。目前,该商标由四川省知识产权研究会监督管理。“希望‘天府地标’根植四川地理标志沃土,让更多优秀的地理标志企业使用、推广,加速四川地理标志产品向地理标志品牌转变,推进四川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四川省知识产权研究会会长唐湘维表示。
在川货川品出海的过程中,四川地理标志产品出海平台为更高水平“走出去”提供了有力支撑。作为该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方,四川丝路易购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何易葵介绍,平台从地理标志产品品牌孵化、海外维权、物流及关务等多方面提供服务,帮助实现海外贸易对接及海外出展对接等。截至目前,四川地理标志产品出海平台及其云港物贸通服务平台已服务青神竹编、道明竹编、纳溪特早茶等地理标志产品出口海外,助力四川企业拓展海外市场。
在知识产权工作推动下,一系列品牌、一批批“天府创意”迈开步伐,点“知”成金。如今,“川货出川”形成诸多有益实践,并走向了更广阔的市场。(记者 苏悦)
来源:知识产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