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最新统计数据,湖南省高校专利产业化率由2024年的2.5%提升到目前的13.6%,高校专利技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势头强劲。这是湖南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取得的突破性进展,是锚定“大力推动专利产业化”目标实现的跨越式发展,也是落实省委、省政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成效。
2023年10月以来,湖南扎实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促进高校专利产业化。一是强化源头高质供给。以湖南省15所重点高校的知识产权中心为引领,畅通专利转化的源头供给,构建高价值专利培育、高适度匹配对接、高效率转化实施为核心的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促进创新要素有序流动、高效配置。湖南在全国率先完成高校及科研机构专利盘点,筛选3.55万件专利纳入全国转化资源库,组织2.24万家企业入库对接1.7万余次。二是培塑产业强链增效。促进高校专利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增强产业竞争力,推荐申报3个国家级重点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以龙头企业为主导,融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加强与高校供需匹配对接,布局产业高价值专利。培育专利产业化样板企业297家,推进专利产业化进程,加速形成专利密集型产品和知名商标品牌,提升企业规模效益,上半年企业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1149件。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全省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达5345.54亿元,增长6.2%,占全省GDP的比重为10%。三是转化对接释放效能。坚持高价值专利“盘活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密集组织高校企业,按产业领域开展线上线下对接,先后组织对接、交易活动200余场次,实现了一批高价值专利快速转化。组织的湘粤渝跨区域专利转化对接活动影响大、反响好,高校企业现场签约2亿元,形成品牌效应。今年上半年,全省专利转让许可9653次,专利质押融资总额达30.63亿元。其中,高校专利转让许可增长5.64%,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中南大学和湖南大学专利转化金额1.8亿元,引导大学生采用“先许可”的方式转化学校专利,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两所高校专利转化做法入选全国专利产业化典型案例。(湖南)
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