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审议通过“十四五”以来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截至2024年底,全省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较“十三五”末增长96.61%;发明专利有效量较“十三五”末增长104.33%;商标有效注册量达76.65万件……一组组数据,勾勒出云南省知识产权事业不断“向上生长”的图景。日前,云南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云南省知识产权战略实施情况调研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十四五”以来云南省知识产权工作成效,部署下一阶段中心工作。“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云南正以知识产权强省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水平,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积蓄新动能。”云南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坚持高位推进 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制度体系的持续完善不断夯实着云南省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基础。云南省委、省政府将知识产权纳入全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核心指标,先后印发《云南省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18条措施》《云南省“十四五”知识产权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在此基础上,各州(市)结合自身实际,配套出台相应的政策文件,进一步细化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具体措施。同时,云南省建立了省、州(市)两级知识产权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科学规范的知识产权法规政策体系,为边疆民族地区创新发展注入制度动能。
日益完善的制度体系催动政策红利加速释放,让当地企业创新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更有力的支撑,创新活力进一步激发,全省知识产权创造呈现出量质齐升的良好态势。截至2024年底,云南省发明专利有效量、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均较“十三五”末有了大幅度增长。同时,云南省坚持以专利转化运用为牵引,积极推动知识产权金融创新,助力创新成果更快实现市场价值。此前探索发行的首单央企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储架5亿元,首期1.12亿元),不仅拓宽了科技型企业的融资渠道,更推动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双向赋能”。
“知识产权创造是知识产权全链条的源头,是创新发展的起点。”云南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立足新发展阶段,系统构建知识产权创造质量提升的政策支撑体系与产业协同机制,引导更多创新主体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还要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创新成果‘落地开花’,以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支撑云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活用自然资源 品牌价值日益彰显
在云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独特多样的气候环境,孕育出丰富的自然资源。为运用好大自然给予的馈赠,云南省充分挖掘资源潜力,培育地理标志产品,打造特色品牌,持续释放区域品牌价值。
截至目前,云南省“云南白药”等20个商标品牌、“建水紫陶”等6个区域公共品牌被列入国家知识产权局首批“千企百城”商标品牌价值提升行动名单;普洱茶、文山三七等4个案例入选国家乡村振兴典型案例,保山小粒咖啡入选第一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典型案例;累计获认定林草植物新品种419个,居全国第四位,彰显出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运用的独特优势。
面对品牌发展中知识产权侵权假冒复杂性、隐蔽性日渐突出的情况,云南省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在开展“剑网”“昆仑”“龙腾”等联合执法行动的同时,积极探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和诚信体系建设。目前云南省共建立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机构275家,实现全省129个县(市、区)全覆盖,为当地品牌健康发展织起一张无形的保护网。
“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和特色优势产业,强化地理标志与区域品牌建设,依托普洱茶、宣威火腿、保山小粒咖啡等地理标志产品推动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程,支持‘滇菜’‘云南老字号’等区域品牌培育,提升品牌价值,带动乡村振兴。”云南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立足区位优势 国际合作不断深化
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依托毗邻南亚东南亚的区位优势,云南省围绕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的目标,积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知识产权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2024年,云南省成功举办首届面向南亚东南亚地理标志国际交流活动。活动现场,牟定腐乳、宣威火腿、保山小粒咖啡等数百种云南特色地理标志产品悉数亮相,以其独特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参观者的目光。“希望借助这个平台,进一步推动与南亚东南亚各国在地理标志领域的合作,推动更多优质地理标志产品获得国际认可并开拓更加广阔的市场。”云南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说。
云南省一方面充分利用2024年国际版权论坛、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南亚合作论坛、云南昆明(国际)版权博览会等平台,交流宣传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及云南省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效,促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鼓励省内创新主体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相关机构合作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支持国际科技特派员赴南亚东南亚国家开展服务,深化知识产权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深度合作,努力让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可感可及。
“持续深化国内外知识产权交流合作是我们的工作重点之一。我们将充分利用国内外交流合作平台,积极建立与南亚东南亚国家的知识产权资源共享、协调联动和培训指导机制,同时进一步推动海外维权协作。”云南省知识产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
从滇中新区到滇西边境,从科研院所到产业园区,知识产权正为云南省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耕种下更多新生机。随着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地见效,这片充满活力的红土高原,必将在知识产权强国建设中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记者 黄佾)
来源:知识产权报